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随笔 > 正文内容

【夜读】好好说话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admin2年前 (2023-05-03)心情随笔187

超哥分享网

202212031670072829100470.jpg

《荀子.荣辱》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商人以言,深于矛戟。”

生活中有人开口就是戾气怨气交织,让人避之不及,也有人说话温暖柔和,令人如沐春风。

说话一个人的本能,不说是一个人的智慧,而好好说则是一个人的修养。

很多时候,我们说话的语气,反映了我们的态度、修养和情商。

因此,好好说话是一个人的必修课。

1

做人,话到嘴边留三分

听过这样一句话:“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一个真正有分寸的人,做事成熟的人,其中就体现在他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能够拿捏住说话的尺度,懂得谨言慎行。

《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严重的灾荒。

有个心善的富人叫黔敖,准备了许多饭食,以分发给过路的灾民。

中午时分,黔敖远远看见有个人用衣袖蒙着脸,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嘴里还不断呻吟着,看起来十分痛苦。

黔敖没多想,举着饭食大喊:“喂!你过来,给你东西吃!”

谁知这人停下脚步,双目怒视道:“我就是饿死也不会接受这样侮辱的施舍!”

黔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不当,急忙道歉并解释,但这个人却始终不肯接受。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所谓“覆水难收”正是这个道理。

有这样一个研究结论,人们对一个人的印像,只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于你说得内容,有百分之三十八来自你说话的语调,百分之五十五来自外形和肢体语言。

黔敖之所以有善心却被灾民蔑视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注意语气和肢体语言,在无意间伤到了别人。

因此好好说话,除了有注意表达的内容外,还有注意说话的语气、方式。

2

真正会说话的人,懂得换位思考

一个会说话的人,一定是有同理心的人,他在跟对方聊天交谈的时候,会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卡耐基就曾说:“如果你想别人赞同你的想法,切记要这么做,同情并理解他人的想法。”

沟通是促进部人与人关系最好的方式,而语言则是沟通的桥梁,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一定是懂得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的人。

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时期,有一位叫杨巴的生意人做得一手好茶汤,很多人慕名而来。

有次,一个大官来到店里,当杨巴将茶汤送上去的时候,这位官员却生气地把茶碗直接扔到了地上,碗被摔得粉碎,周围的人都吓得不敢吭声。

这时,跪在地上的杨巴,看到地上的茶汤上浮着芝麻碎,明白了原因:这位大官一定是将芝麻碎看成了脏东西。

如果当众戳穿这位官员连芝麻碎都不认识,这样会让对方很没面子;但如果不解释,又难以让对方息怒,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机智的杨巴连声求饶:“不好意思,小民不知道大人不喜欢吃芝麻碎粒,我再去给你换一碗,希望大人原谅!”

这样一说,巧妙的为对方化解了尴尬,又顾及了对方的面子,如此机智巧妙的的回答堪称一绝。

3

治愈的话语,才能流淌生活的暖意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语言带来的伤害,连时间都无法抹去,不管是对亲人、爱人、朋友、亦或者是陌生人,当我们说一些如刀子般伤人的话语,殊不知道刀尖对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不要辜负生活的美意,学会好好说话,是为人最大的善良。

会说话的人,往往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捕捉到他人的情绪,以善意的心去聆听他人的心声,为对方排忧解难。

董卿在主持《诗词大会》时,有一位酷爱诗词的农民大叔来参加比赛。可能第一次站在这么大的舞台,大叔显得非常紧张。

董卿看了,温柔地对大叔说:“因为那诗啊,就像荒漠中的一点绿色,始终带给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浇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长,一直到今天。所以即便您答错了,那也是这个现场里,一个最美丽的错误。”

董卿这样一段暖人心肺的话,既缓解了对方紧张不安的情绪,又让大叔卸下心理负担。

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既能够温暖别人,也带给自己心安。

4

写到最后

作家王蒙曾说过:“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体现在说话上”

说话是门艺术,更是门学问。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好好说话呢?

《好好说话》一书中,为我们支了一招,说一句话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真的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

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有没有用?”

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个问题都问完,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既真又善,还会有用,这时候再说出来。

对此,深以为然,说话,要分场合、讲究时机,更要懂得换位思考,在意他人感受。

善良的人不一定说话轻言细语,但至少那个做到心平气和、语言不伤人。

最后,愿你心怀善良,推己及人,口出良言,才能所遇皆美好。



说明:本文由超哥分享网(drc1688.com)旗下超哥博客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drc1688.com/boke/?id=728

标签: 夜读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好文)

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好文)

有的人天性开朗,喜欢社交,比较合群。有的人天生内向,喜欢独处,比较沉静。胡适是个例外,他的一生两者兼有。他很好的说明了: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走得远,是说这个人路子宽,吃得开。飞得高,是说他在某一方面(学术)有很高的成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胡适年幼丧父,自小在母亲的教导下读书,性情比较孤僻。同伴都...

【夜读】一个人最高明的活法:按自己的节奏

【夜读】一个人最高明的活法:按自己的节奏

知乎上有一个超10万人浏览的问题:“什么样的人生,是一个好的人生?”有一个回答,引无数网友共鸣:“随性地活着。”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总是容易陷入“比较”中,比较收入的多少,比较地位的高低,比较生活的好坏。殊不知,不比较的人生,才能获得惬意自在。在自己的节奏里,好好生活。不用跟随他人,不用贬低自己,不用...

今日冬至,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今日冬至,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九 星期四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节气,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冬节”、“贺冬”、“小年”等。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而在我国北方,每逢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

夜读 |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凡事比较

夜读 |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凡事比较

有个关于翠波鸟的故事。相传在南美洲森林,曾有一种鸟类叫翠波鸟。它们十分娇小,体长不过6cm,但巢穴却大了几十倍。为了找到翠波鸟体型和巢穴比例严重不符的原因,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只翠波鸟捉回来,记录它筑巢的过程。一开始,它建了一个能容下自身大小的巢就没有继续了。于是动物学家又捉了一只回来,将它...

【夜读】做自己(深度好文)

【夜读】做自己(深度好文)

忙碌了一天,你已然很累了,然而你却不知道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事。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却总是为别人赶做嫁衣。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你却莫名的在意......身累,心更累。你已经很努力了,感觉生活依然不是你想要的模样。好像被一个囚笼困住了,怎么都走不出去。夜深人静,你一遍遍问...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