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随笔 > 正文内容

莫言:管好自己,莫渡他人

admin2年前 (2023-02-08)心情随笔182

超哥分享网

作者:晚君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微信图片_20230208143510.jpg

给他人留空间,也是给自己留体面。

莫言曾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中,谈到自己笔名的由来。
他直言,自己小时候放牛时,没什么事情做,就爱管闲事,乱说话。

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他总会插上嘴,结果时常惹来一身麻烦。

一回到家,母亲就哭着训诫他一顿。

父亲语重心长告诉他:儿子,你少说话,管好自己就行。

所以当他后来开始作家生涯时,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莫言”。

就是为了叮嘱自己少说话,管住嘴。

其实不仅是说话,为人处世也是如此。

当你费尽心思想要插手别人的人生,最终只会让自己反受其累。

就像《论语》所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连自己都活得不够好,哪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人?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管好自己,克制自己纠正他人的欲望。

01


管好手,不指点别人


莫言成名后,曾有不少读者请求他写一篇文章,专门分享读书方法。


莫言就在散文《杂谈读书》里,做了两点回应:

第一,读书就如穿衣吃饭,各有各的方法,我的指导说不定会影响你们阅读。

第二,我的女儿正读初中,我从不去指点她的功课,因为时代变化,我的老方法说不定不适合她。

在莫言看来,无论是经验过时,还是人各有异,都不应去轻易指点他人。



其实做人也是如此,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别人的人生,很可能会将对方引入歧途。

因为别人的幸福,你未必懂得;他人的苦衷,你也未必全知。

董宇辉就曾在直播间里,自责道:

我现在和我弟尽量少联系,只要不联系,他应该就不会反应过来,他现在生活的困难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原本弟弟此前在老家有一份工作,比较轻松,但赚得不多。

董宇辉得知后,凭着自己的经验,就建议弟弟辞去工作,去一线城市历练一番。

弟弟听从建议,先后在上海、深圳待了两年。

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需要经常加班熬到半夜,他整个人日渐消瘦。

此前过于安稳的他又欠缺工作能力,以至于拿到的薪水十分微薄。

到最后甚至都要交不起房租,养活不了自己,无奈只能又灰溜溜回到老家。

直播时,董宇辉懊悔道:

这件事我做错了,我再也不给人建议了,因为我们偏颇、片面、狭隘的思想不足以指导别人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看到别人的处境,就会不自觉地以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去为别人规划未来、指点江山。

尽管是真心“为你好”,但也忽略了对方愿不愿意、需不需要、适不适合,结果酿成大错。

作家陈忠实就曾出于“好心”指点了别人,结果却让自己悔之不及。

多年以前,他收到一封来自农村的信。

寄信人附了一篇自己的文章,想问问自己是否能走上文学之路。

陈忠实看完,觉得文章平淡,但还是鼓励他“你的文章不错”,要继续写作。

年轻人自觉受到了鼓舞,就放弃农耕,全心投入写作。

结果却一生默默无名,穷困潦倒。

陈忠实也没想到,自己随意的一次指点,竟然害了别人一生。


汪曾祺曾在《四方食事》中说: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

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这世上没有哪个人能全知全能,每个人都存在认知有限。



即便是同样的人生剧本,也未必适合不同的两个人。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片面的想法,把别人的人生指错了方向。

收起那只指点别人的手,少一点干涉,多一点理解。

于己,这是涵养;于人,这是慈悲。

02


管好嘴,不评判他人


先来看看这张图片。

一眼看去,你是不是以为这是个“NO”字?

但当你换个角度再观察这张图片。

它其实是个“YES”。

事实上,这两张图不过是同一个单词,但有些人看是否定,另一些人看就是赞同。

一张图,角度不同,所见就不同。

生活也是如此,我们都很难拥有“全视角”。

就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想,所闻,所见。

以自己片面的视角,随意评价他人,就是对人最大的恶意。

莫言在小说《红唇绿嘴》讲述过覃桂英的故事。

有一年春天,学校要求老师带学生下田种水稻。

干活时,其他同学卷起裤子就跳入水田,唯独覃桂英一人站在田埂上,面色为难。

班主任李老师就厉声喊她。

哪知她更加局促不安,仍旧不肯脱鞋下地。

李老师心中认定覃桂英矫揉造作,不是个勤劳朴素的孩子。

于是李老师就带头在田里讥讽她,“快脱下你那双绣花鞋吧!”

同学们也跟着起哄,说她有民国大小姐做派。

不堪忍受的覃桂英,穿着鞋就下了田。

不多时,一只蚂蟥钻进了她的鞋里,吸附在她的脚板上。

其他人为了帮她拔出蚂蟥,就拽着覃桂英,当众脱下了她的鞋:

这时大家才发现,她的两只脚都是六趾。

得知真相的李老师,心中很是愧疚,尽管一再道歉,却仍旧未能抚平覃桂英的伤痛。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晕轮效应”。 

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会产生模糊不清的晕轮,肉眼就难以看清月亮的本来面目。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一圈晕轮。

若是仅凭第一感,就随意评判他人,得到的结果,多半是以偏概全的谬误。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见冰山上的一角,看不见海底的暗潮汹涌。

正所谓,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面对他人,管住嘴,不随意评价,才是最高级的修养。

03


管好脚,不干扰旁人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博主去爬华山,看到挑夫扛着100多斤的货物,在陡峭的阶梯上行走。

眼看挑夫累得满头大汗,他心生同情,询问挑夫是否需要帮忙,挑夫说不用。

他以为挑夫是客气,就直接上去把挑夫的货物给提了下来。

挑夫挑重物的行走节奏一下子被打乱,直接重重摔倒在台阶上。

博主出于好心去帮忙,可站在挑夫的立场来看,这样的帮忙反而是添乱。

史铁生说,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变为乱掺和。

与人相处,有时不分缘由的好心,只会乱了别人的节奏。

魏晋时期,嵇康和山涛,同为“竹林七贤”。

两人性情相投,经常一起吟诗作赋,畅谈人生。

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

司马家族当政时,为了不惹事,嵇康就想要隐居起来。

但山涛却觉得朋友很有才华,不该埋没于山林。

于是,他就向皇帝偷偷举荐了嵇康。

嵇康知道后,很是生气,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宣布从此和山涛绝交。

二人多年的友谊,就因为山涛的随意插足而顷刻破裂。


《偷影子的人》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

人和人之间,立场不同,选择就会不同。



与人相处,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子里。

无论是至亲还是朋友,不插足,不干扰才是情感最长久的黏合剂。

很喜欢一句话:人生这场旅行,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同一个地方。

目的地不同,路线也会不同。

当你用自己的路线,去规划别人的生活,只会扰乱对方的行程。

人行于世,不轻易评价,不随意指点,不过度干涉。

管好自己,莫渡他人,给他人留空间,也是在给自己留体面。


说明:本文由超哥分享网(drc1688.com)旗下超哥博客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drc1688.com/boke/?id=36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人贵知恩,贵在感恩(深度好文)

人贵知恩,贵在感恩(深度好文)

人活一世,短短几十载。做人,要懂得感恩,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也没有什么人就是理应为我们付出的,即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心怀感恩,则处处皆是美好。知恩感恩,什么是八大恩?01天地呵护之恩。庄子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上天有好生之德,大自然生长万物,供给人们日常所需。“一粥...

疫情之下,管好自己(深度好文)

疫情之下,管好自己(深度好文)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疫情给你我生活带来的冲击,也不外如是。身体不适、言行不当、情绪不稳、心态不安.......每个人都被裹挟着、被惊吓着,手忙脚乱地奔波忙碌着。此时此刻,仍不放弃对自我的要求,管好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01管好身体周国平说:“我在物质上的最高奢望就是,有一个...

谢谢《风吹半夏》”的赵丽颖,给所有人打了一针鸡血

谢谢《风吹半夏》”的赵丽颖,给所有人打了一针鸡血

我推荐所有最近感觉丧气的人,都去看赵丽颖新剧《风吹半夏》。它讲的是90年代女老板许半夏怎么一步步白手起家,是个生机勃勃到有点野蛮的故事。有个情节特别有代表性。许半夏的公司做废钢生意,需要拿下一块滩涂来存废钢,村长一直抬价,她的好兄弟就偷偷用废机油把整片滩涂给污染了,这样村里没法开高价,只能低价租给他...

压力大、睡不着,韩国年轻人纷纷住进了寺庙求清净…

压力大、睡不着,韩国年轻人纷纷住进了寺庙求清净…

众所周知,韩国人生活压力大,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体现就是,韩国人普遍缺觉。一些压力大、睡不着的年轻人为了睡个好觉,发现了一个清净的新去处——寺庙......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6年的调查数据,韩国人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41分钟,比该组织调查的平均值8小...

【夜读】做自己(深度好文)

【夜读】做自己(深度好文)

忙碌了一天,你已然很累了,然而你却不知道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事。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却总是为别人赶做嫁衣。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你却莫名的在意......身累,心更累。你已经很努力了,感觉生活依然不是你想要的模样。好像被一个囚笼困住了,怎么都走不出去。夜深人静,你一遍遍问...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